降价成“原罪”,50万的莲花跑车得罪了谁?

日期:2025-03-04 10:48:51 / 人气:38

"面对内卷的新能源市场,降价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2月18日,莲花中国总裁毛京波公开发布《致车主的一封信》,对旗下两款新车大幅降价及命名争议公开致歉。事情的起因是,莲花跑车在2月14日发布了新车——ELETRE“夏花”和EMEYA“繁花”,起售价分别为54.8万元和52.8万元,新车较2024款降价幅度高达14万元至18万元。
  这样的价格调整迅速引发市场热议,尤其是老车主在互联网上四处宣泄不满情绪。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毛京波发布公开信表示,我们意识到与用户的前置沟通做得不到位,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此次降价从侧面折射出传统超豪华品牌转型的艰难。一方面要保护好品牌调性,另一方面不得不调整价格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01‍ 超十万降幅,陷入舆论风波‍‍
  面对莲花跑车ELETRE“夏花”和EMEYA“繁花”的上市,有人抱怨,也有人拍手称赞。
  新款ELETRE“夏花”售价区间为54.8万-101.8万元,EMEYA“繁花”的售价区间为52.8万-100.8万元。公开信息显示,这两款车型的老款车型于2024年1月18日上市,当时的起售价分别为72.8万元和66.8万元。
  从价格策略来看,新车来到了50-100万区间,降低了消费者的购入门槛。同时,权益层面“解绑”原有价值10万的权益,仅保留3年质保,提供保养、充电、智能驾驶等多种权益选装包,给予客户更多自主选择权。
  此外,还“解绑”价值8万、服务于赛道爱好者的标准配置,如今不再全系标配主动尾翼及碳纤维襟翼。Eletre标配20寸长续航轮毂(续航增加50KM,舒适性提升),22寸轮毂变为选装,特色“赛车座椅”、个性化车漆也需加钱选装。
  
  这种“做减法”的产品思路,让新车在价格更亲民,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虽然“解绑”了诸多权益,但相较此前,增加了豆包 AI 助手、城市无图 NOA,支持城市内点到点自动辅助驾驶。还额外赠送了座椅、音响和灵动门。
  此外,ELETRE取名“夏花”也是一个有争议的操作。官方表示“夏花”的名字听起来很美好,“生如夏花之绚烂”给人带来美好的意象,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其中的寓意,有部分网友表示,中文名反倒容易让人起同音词“XIA HUA”。
  
  面对用户的不满,莲花中国总裁毛京波于2月18日发布《致车主的一封信》,承认在新款车型发布过程中与用户的前置沟通不足,并对此深表歉意。她强调,降价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让更多用户体验莲花品牌的魅力。
  此外,毛京波也在信中回应称,Eletre中文名取“夏花”的初衷是为了好记、好念并赋予美好的寓意,但因存在被误读的问题,因此决定不再使用“夏花”这一中文名。
  02‍ 摆脱“小众群体”‍‍
  梳理莲花跑车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就能够看出,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新赛道当中,除了技术创新,还接二连三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产品,可以说为了复兴莲花跑车的传奇,莲花一直没闲着。
  自2017年被吉利收购后,路特斯启动全面电动化转型,2018年,路特斯发布了“Vision80战略”品牌十年复兴计划。该战略提出,路特斯要全面转向电动化、智能化。路特斯希望,用十年的时间把自己打造为世界纯电豪华第一品牌、纯电跑车第一品牌。2025年1月宣布启用“莲花跑车”中文名,恢复品牌命名‌。然而市场反响未达预期。
  在我们看来,此次ELETRE“夏花”和EMEYA“繁花”新车的降价并非单纯的“背刺老车主”,而是品牌战略调整的缩影。如何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才是品牌未来发展的关键。
  
  资料显示,2023年莲花全球销量为6970辆,中国市场卖出了3206辆;2024年莲花同比增长超过70%,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20.8%,全年售出2836辆。
  2024年莲花两次下调销量预期。2024年4月8日,莲花宣布2024年的目标销量为2.6万辆。2024年8月,又进一步下调销量目标至1.2万辆,降幅达54%,同时将2026年5万至6万辆的销量目标改为3万辆。
  在我们看来,莲花中国市场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新能源车的强势来袭,从性能、价格到智能化水平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小米SU7 Ultra、仰望U9等本土产品的出现均对莲花跑车的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为应对这一局面,莲花采取了“拓宽价格带”的策略,通过降低起售价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也必定触动老车主的利益,这一举措也暴露了品牌在高端市场定位与大众化需求之间的平衡难题。
  03‍ “买定离手”为市场规则‍
  近几年,国内车市的竞争愈发激烈,众多车企组团降价,纷纷对旗下车型采取限时优惠。
  客观上来说价格调整,属于车企之间相互竞争的市场行为。降价对于车企而言也是提升产品性价比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
  
  众所周知,造车极其倚赖规模效应。往往很多车企早期不盈利,但随着销量规模的走高,成本则可被更好分摊,进而实现盈利。因此,薄利多销、降价走量也成了车企常用的手段。
  对于降价,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更属喜闻乐见。不过往往招致老车主的不满。但所谓“买定离手”,虽然消费者从心理层面难以接受,但并没有太多法律依据。
  针对用户的不满情绪,有车企会对已提车用户进行差价补偿,也有车企会赠送一定权益回应车主诉求。但更多的是体现用户关怀。
  04 结语
  莲花跑车将入门价拉低到50万,是为进一步拓展消费群体。用官方的话说“让更多用户体验到莲花品牌的魅力”。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莲花集团首席执行官冯擎峰曾表示:“定价可以下探,但品牌永不妥协。”
  在我们看来,莲花跑车的降价策略既是市场竞争的无奈之举,也是品牌转型的必经之路。
  然而,如何在吸引新用户的同时维护老车主的利益,将成为莲花跑车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驾”,作者:高一飞,经授权发布。"

作者:长征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2021 长征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