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成为中华文明持续传承的生动见证?
日期:2023-07-11 11:54:12 / 人气:264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不间断的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历史文化成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能够跨越时空,实现整合创新的传承发展呢?对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交往有多大的作用?近日,陶忠华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纪甫。记者:多彩遗产是中华文明多元融合、不断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展示。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能够跨越时空不断发展传承?林纪甫: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铭记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记录着各族人民的当代生活,贯穿着历史与当下的对话,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人生愿景。目前,中国共有1557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生活和文化成果。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河南信阳新天地合作社的茶农正在采摘信阳毛尖。(谢摄)以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为例。中国56个民族中有27个民族将庆祝端午节,形成了端午节习俗的共同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为什么端午节在这么多民族中流传?一个重要原因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祈求人们平安健康幸福;首先是传达人们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可以说,它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的一些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情感诉求。此外,端午节的习俗并不是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产生的,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南北文化元素,并不断创新形成了新的生活传统。2022年端午节暨屈原故里龙舟节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举行。图为开幕式上无人机形成的屈原形象。(周摄)比如六朝时期,屈原生平事迹进入端午节习俗,与两湖龙舟赛融为一体。虽然伍子胥是江浙一带端午节的纪念对象,但由于地形和水势的原因,出现了与两湖相同的端午节比赛,并演变出端午节在湖中游泳、在水上玩耍等游戏。在中国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也有在端午节划旱船的习俗。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会在这个节日里祭祀那些人格高尚或者为当地做出特殊贡献的圣贤。如楚国的屈原、吴越的伍子胥、广西苍梧的陈琳、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等。正是这些各民族共有的习俗、传统和价值内涵的嵌入式共生,赋予了端午节鲜活的生命力,使端午节能够跨越地域和文化界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融合创新的传承和发展。2023年6月1日夜,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江田镇三溪村的夜龙舟赛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张斌摄)记者:从更高的层面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连接民族感情、维护民族团结,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中具有怎样的力量?林纪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连接民族感情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经验积累的产物,融合了各族人民日常没有意识到的共同价值,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和知识技能中。它是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纽带,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相互学习借鉴的代际传承中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我举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二十四节气诞生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蕴含着中国各族人民创造和共享自然与人文时序的生活实践与生活智慧。二十四节气与地方习俗相互交融,通过不同民族和当地人民的民俗生活实践,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九华立春"、"半春劝农"、"石阡讲春"、"三门祭冬"、"安仁捉枝"、"壮初霜节"、"半山长夏俗"、"梅园芒种犁节"、"内乡射春牛俗"等都是节礼日各民族礼仪文化与习俗创新结合的体现。农历“大夏”节气,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武圣寺举行送夏船祈福仪式。(黄晓慧摄)例如,全国各地的人们在“立春”之际,用芒神、土牛等农业符号来表达农作物繁衍生长的美好寓意,产生了劝农行耕、不错过农时的社会效益,并形成了独特的鞭笞仪式。《浙江遂昌县志》记载:“古时候,立春日在绵胜山下举行欢迎仪式。县令沐浴便衣,带领乡亲们烧香跪拜。将一张纸糊春牛放在坛前,装满五谷。县官扮成象征丰收的‘勾公神’,先用春鞭抽打纸牛,再把事先准备好的春鞭分发给农民,抽打纸牛,以此鼓励大家努力工作,争取丰收。”《河南内乡县志》记载:“在初春的第一天,锣鼓和彩旗在狗公神土牛前排成一行,迎接新年,预示着一个丰年。”湖南《同治桂阳县志》记载:“今有司迎春前一日迎驾东郊,外牛神设郡治仪。第二天,他们按照立春的时间崇拜神灵,也就是说,他们在原来的地方架起了鞭簧。”需要强调的是,在各民族鞭笞春礼的仪式和习俗中,同样的元素随处可见。比如石阡仡佬族的茶灯戏,就包含了春节戏,其中的春官说春的内容与石阡侗族的类似,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自己的特点。这说明围绕二十四节气形成的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以时代的方式呈现和滋养着人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具有扩大和加强各民族间相互理解、欣赏和借鉴的功能,体现了中华文化求同存异的包容性。记者:今天,我们在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方面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如何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林纪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代相传”、“再创造”、“认同感和延续性”等特征,表明它具有永久持久生命力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是从地域、民族到国家逐渐塑造和形成的内在特质,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根本的是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基因,使其适应新时代,在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创新性地成长。目前,中国已确定了10多万个不同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大批濒危、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嵌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体现在旅游景观、文化产业、乡村振兴等方面,系统生动地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巨大创造力。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坊”、“非物质购物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等活动的陆续开展,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对接,将市场机制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激发多元市场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中的活力。“非物质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正在以多种方式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许多地方开发了主题旅游线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非物质遗产+产业”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设计,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质量和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渠道。“非遗+乡村振兴”挖掘乡村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巩固扶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积极作用。【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受访者简介:林纪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监制|杨新华统筹|康刘佳编辑|刘闲审核|兰熙凤记者|刘闲制作|胡琦(道中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责任编辑:刘阳河】
作者:开丰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甘肃民勤交通事故致8死3伤。居民...11-30
- 郑州育儿补贴政策出台已近三个月11-30
- 卫生健康委:目前我国报告的所有病...11-30
- 朱为新外汇局党组书记;中国将对...11-30